明升体育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 碳中和动态 > 正文

红树林变“金树林”助推实现碳中和——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

媒体:澎湃新闻  作者:内详
专业号:林森 2024/1/9 8:55:09

近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在浙江安吉召开的首届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论坛上发布。37个典型案例涉及17个省份,均分布在“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或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关键节点,涵盖湖泊、湿地、河口、江心岛、沙漠、矿山、退化土地等多种类型,以及自然保护区、流域、海岸带与海岛等多类区域。这些案例充分总结了地方工作实践亮点,梳理凝练了山水工程、矿山生态修复、海洋生态修复等领域探索形成的典型技术模式和科学举措,在统筹管理、体制机制、资金筹措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具有示范借鉴意义。中国自然资源报社特推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栏目,介绍其实施生态修复的做法和成效。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树林保护,提出“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广东湛江金牛岛红树林一线,他强调,这片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近年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党中央工作部署,积极有序推进红树林营造修复及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索工作。

广东湛江市是全国红树林分布最多的地级市,湛江以建设“红树林之城”为抓手,全面推动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及开发利用。2019年,湛江市将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2015年~2019年期间种植的380 公顷红树林产生碳汇,开发成我国首个符合核证碳标准(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VCS)和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Climate, Community and Biodiversity, CCB)的红树林碳汇项目,并于2021年6月8日,签署首笔核证的5880吨碳减排量的转让协议,转让的碳减排量用于抵消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开展活动时产生的碳排放。项目收益用于红树林修复地块的管护以及社区参与等工作,以持续维护红树林生态修复的效果。这对于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红树林等蓝碳(海洋碳汇)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助推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引 言

红树林作为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在固碳储碳、应对气候变化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呈带状散式分布在雷州半岛沿海滩涂上,保护区总面积约2万公顷,是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2021年6月8日,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和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签署“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首笔5880吨的碳减排量转让协议,标志着我国首个“蓝碳”交易项目正式完成。这为红树林等蓝碳生态系统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提供了示范,在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助推实现碳中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问 题

一段时间以来,当地许多原来生长有红树林的区域被改造为养殖鱼塘、农田或者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等其他用地类型。同时,受互花米草、无瓣海桑等外来物种入侵、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入等影响,造成了红树林面积减小、生境破碎化、生态系统受损退化。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红树林保护修复相关的规定措施,自然资源及林业主管部门也不断加大管理力度,红树林保护修复取得积极成效。但是由于管理区域面积大、管理单元分散、管理人手不足等问题,保护区仍然面临许多难题,尤其是退塘还林压力、后期管护力量薄弱、资金缺乏等问题,这些都影响红树林保护修复的最终效果。

措 施

近年来,自然资源及林业主管部门在加强现有红树林保护的同时,稳步推进退化红树林地的生态修复工作,在保护区内清退的养殖池塘和滩涂等区域实施红树林种植,逐步增加红树林面积。2019年,湛江市将2015年至2019年期间保护区范围内种植的380公顷红树林产生的碳汇按照核证碳标准和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进行开发。2021年3月,“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通过VCS开发和管理组织Verra的评审并成功注册。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购买该项目首笔核证的5880吨二氧化碳减排量,用于抵消该基金会开展活动时产生的碳排放。项目的收益被用于红树林修复地块的管护以及社区参与等工作,以持续维护红树林生态修复的效果,形成长效稳定的良性循环机制。

红树林种植

措 施

(一)扩大红树林面积,提升区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际候鸟重要迁徙通道,是留鸟的栖息、繁殖地,也是候鸟迁徙停留地和越冬地。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共营造380公顷红树林,有效恢复了因沿海开发活动导致的滨海湿地损失,为海洋生物以及鸟类提供了栖息觅食的场所,提高了区域红树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二)发挥红树林碳汇优势,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红树林是典型的蓝碳生态系统,作为全国首个开发交易的红树林碳汇项目,项目经第三方核算,明确碳汇量,通过市场交易机制,有效盘活了自然资源资产,实现了红树林生态产品的价值,可进一步推动建立蓝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对发挥蓝碳优势,推动蓝碳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三)创新社区共管多元模式,构建生态修复长效机制

项目通过将营造红树林产生碳汇价值化,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红树林生态修复,可进一步拓展生态修复资金来源,支撑生态修复工作开展。碳汇开发交易所获收益反哺于红树林修复管护和科普宣教等,打通了社会资本参与红树林生态修复的路径,形成的社区共管模式可促进逐步形成生态修复的长效机制,对于生态修复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来源:自然资源部

推荐单位: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

阅读 1437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